发布时间:2021-11-25 浏览量:0
一、医院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 “重庆宽仁医院”,是一所横跨三个世纪的百年老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医院逐步形成了“关怀、专注、创新”的办院理念,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综合医院排名第63名,连续入选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100强。
医院现有2个院区(渝中院区和江南院区),编制床位2580张,最大开放床位可到3500余张。2020年疫情冲击下,门诊量160万余人次,出院病人9.8万余人次,住院手术约4.6万人次。渝中院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坐落于重庆CBD中心——解放碑,占地约18亩。为“宽仁医院”原址,发展至今已有128年江南院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天文大道288号(茶园新区),总建筑面积25万方,投资超19亿。共有医疗综合楼、感染与肝病中心、科教楼、全科住培基地楼等4栋大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业设置齐全,有4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14个重庆市临床诊疗研究中心,10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其覆盖的17个二级学科全部是省级重点学科;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和内科学(传染病学)为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有14个重庆市临床诊疗研究中心,10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医院拥有一大批学术技术造诣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共3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与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2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2名;国家万人计划2人;全国名中医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全国“三八”红旗手3名;国家人社局及卫健委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名。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人,二层次人员5人;重庆市名中医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1人,重庆市两江学者1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3人、创新领军人才10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4人;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2人;重庆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学者2人;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7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29人;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15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6人。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委1人,中国医师协会分委会副主委1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生导师54名(在职)、硕士生导师231名(在职),设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医院科研平台设施齐备、管理科学,科研成果丰硕。有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殖发育与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糖脂代谢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共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有重庆市卫生局肝胆外科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卫生局妇产科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呼吸危重症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心律失常医学重点研究室、重庆市老年骨科疾病防治研究中心、重庆市老年眼病防治研究中心、重庆市老年神经疾病防治研究中心共7个厅局级科研平台,临床转化机构包含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器械临床试验、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生殖与发育国际联合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主办有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杂志。其中JCTH杂志已于2020年收录入SCI,首次影响因子4.108。近年来,年均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超过百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30项,年均发表SCI论文约200篇,多次斩获重庆市科学技术二等以上科技奖励。2015年我院“超声分子显像与治疗基础研究”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系列一等奖,2016年同年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7年我院牵头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乙型肝炎治愈的新策略新方法”课题获批立项,中央财政经费5805.56万元。2018年我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正式立项,中央财政经费资助1932万元。2020国家海外引智基地(111专项),总经费500万元(Ina Frazer)。
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重医附二院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健康观,恪守“克宽克仁、彰信兆民”的医院精神,“关怀、专注、创新”的医院理念,为全市和周边省市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医学研究,培养医学人才。医院致力于将渝中院区打造成为高水平、创新型、特色化的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将江南院区打造成高水准、生态型、国际化医院,并努力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二、接收进修人员要求
1.健康状况良好,思想政治素质良好;
2.须经所在单位推荐同意;
3.医学专业进修人员,原则上应具备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应有相应专业2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专科学历者,应有相应专业3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到临床科室进修者,应具有相应专业的《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到妇产科进修者还应具有《母婴保健助产技术合格证书》;到医技等科室进修者,应具有相应执业资格与证书;
4.护理专业人员进修,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2年及以上护理工作经验并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到产科产房进修者还应具有《助产士执业证书》。
进修基本条件:
类别 | 学历 | 工龄 | 执业资格 | 进修期限要求 |
临床 | 本科及以上 | 2 | 《医师资格证书》和相应专业《医师执业证书》 | 6个月及以上 |
专科 | 3 | |||
医技 | 本科及以上 | 2 | 相应执业资格及执业证书 | 3个月及以上 |
专科 | 3 | |||
护理 | 中专及以上 | 2 | 《护士资格证书》《护士执业证书》进修产科应同时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 3个月及以上 |
三、进修时限与报到时间
1.进修时限: 进修临床科室为6个月或12个月;
医技、护理等专业为3个月或6个月或12个月。
2.报到时间:每季度第一个月初(1月、4月、7月、10月初)
符合条件者可随时提交《进修申请表》至我院继教办(同时申请表电子版发送至373339836@qq.com),继教办会在开班前一个月截止接收本期进修的申请,然后根据申请先后顺序及科室意见进修统一安排,于开班前一个月的中下旬将录取人员名单及报到流程挂至官网。报到通知书自行下载填写,凭报到通知书到我院报到。
四、申请录取程序
1.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先到我院继教办领取《进修申请表》(或在我院网站上下载,网址:https://www.sahcqmu.com/,进入医学教育——继续教育——进修生管理找到进修生招生简章下载进修申请表,请双面打印)。
2.表格内容填写要求情况属实、内容完整,经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同意并盖章。
3.完成上述手续后将《进修申请表》及相关个人材料交回(或邮寄)我院继教办(肝病楼5楼),同时申请表电子版发送至373339836@qq.com。参观学习的学员申请前需先与所到学习科室主任联系,获得同意后再申请,来院报到时携选送单位的介绍信先至接收科室主任处签字同意,之后再到继教办办理相关手续。
4.继教办将《进修申请表》经拟接收科室审核、签署同意录取意见后,发布进修人员录取名单,个别科室(如妇产科)对申请者将进行面试或考核。
五、进修费用和进修人员待遇
1.进修费用
各专业进修人员的进修费、在医院公寓住宿费均按重庆市物价局批准的标准收取,床上用品可自己携带,也可报到时在我院统一购买。(工作服免费提供)
2.进修人员待遇
(1)进修助学金
全额缴纳进修费的进修生,进修期间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我院进修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者,经进修所在科室、继教办审核,每季度发放一定进修助学金。
(2)进修结业证书
进修人员进修期间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我院进修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者,进修结束时,经进修所在科室、继教办考核合格,由我院发给“进修结业证书”并授予继续教育学分。
六、联系方式
1.主管部门:研究生管理处继教办 电话/传真 023-63693378
2.通讯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6号重医附二院研究生管理处继教办 (医院收发室) 邮编:400010
3.电子邮箱:373339836@qq.com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1年11月
Copyright 版权所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